扫描甲型H1N1流感
作者科教科时间2009-05-15 00:00:00

甲型H1N1流感(A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是病毒引起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病在猪中经常发生,很少导致猪的死亡(猪的病死率为1-4%)。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病例,大多数是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人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近期墨西哥及美国等部分地区暴发了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墨西哥和美国感染的病例同属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一个相同毒株。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在今年4月30日宣布,一致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前疫情,而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中国则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

   中国卫生部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回顾人类的疾病流行史,在尚未发明疫苗之前,每次流感大流行都会造成数百万人失去性命。1918年,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而相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总计造成死亡人数是1900万,可见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其破坏力之大甚至超越了一战。至1944年有关流感疫苗才首先在美国出现了。

但是,人们总会遇到无法用疫苗阻挡的病菌,科学家们需要在疫情爆发后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目前,各国卫生组织尚无法确定现有疫苗能否抵御甲型H1N1流感,因此正加紧收集病毒样本来研发新疫苗。

在过去的三百多年中,每隔三、四十年世界便会遭遇一次流感大流行。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墨西哥、新西兰、美国等地爆发,医学家们担忧人类将再次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

人类历史上曾经有1837年的德国柏林所遭遇了的一次极为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当年1月份该市的死亡率甚至超过了出生率。同样因为流感大流行的原因,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商业被彻底摧毁。

1957年,亚洲爆发大规模流感。在此次流感大流行中,科学家们已经有能力去确定病毒的类型,并且迅速研发出相应的疫苗。但是,此次流感大流行还是造成了全球200万人丧命。

1969年,香港流感爆发,导致约3.4万人丧命,这也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后一次有记录的流感大流行。不少医生和护士也不幸感染,当时的伦敦政府被迫招募大批志愿护士。许多公司职员开始戴上口罩,防范病毒的传播。

1976年,美国一军事基地爆发猪流感,一人死亡。医务官员担心美国会重现当年西班牙流感的惨状,所以让四分之一的美国百姓接种了疫苗。但由于疫苗存在着副作用,致使接种了疫苗后其中的25人死亡,倒是无人再因为猪流感病毒而丧命。

在1976 年美国发生所谓的“新泽西事件”中, 大约500人感染了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该病毒与当时从猪体内分离的病毒相同,首次证实了在自然条件下,猪流感病毒可从猪传播给人。

这些年来,世界各地都有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株的报道,但并没有大规模流行。

专家表示,由于人类掌握着过去90年来积累的医疗经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势态应该不会像1918年流感大流行那么严重。

甲型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在丙烯酰胺-琼脂糖 -尿素凝胶上电泳可得到8个基因片断。 依其外膜血凝素(H)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 (Nl~N9)。前两年的禽流感为H5N1型,此次的猪流感则为H1N1型。

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主要为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也被证实可以传播病毒。感染这种病毒的动物均可传播。

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人群普遍易感,常发生在冬春季节。

甲型H1N1流感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1N1者预后较差,病死率约为6%。

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需要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应注意与流感、禽流感、上感、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等鉴别。

甲型H1N1流感与禽流感、SARS在传播途径、病毒类型、死亡率方面相互之间有着不同。而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则是三者的共同点。三者致死原因相同,严重者均罹患肺炎,最后导致难治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应及早应用,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猪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剂量75mg/d,疗程5天,儿童慎用。从美国最近的猪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则耐药。

对于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传统中医一般称为时疫、疫疠、温病等。这类疾病确实需要应用板蓝根、贯仲、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来治疗。但是,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对于身体壮实,偏于阳盛的人来说,服用这些药物没有错,而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对于身体疲乏无力,畏寒怕冷,容易腹泻等症状的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的人,单靠清热解毒药预防甲型H1N1流感,不仅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能还会导致相反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身体的正气强盛(如免疫力强),那么外邪(如病毒细菌等)是不容易侵犯人体的;而被外邪所侵袭的人,自然是因为他的正气虚弱了。目前中西医都没有能够治疗猪流感的特效药物,所以对于甲型H1N1流感更应注重预防。

所以对于体质虚弱的人,预防不能靠单纯服用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而应以补气、增强体质为主,可服用中药玉屏风散来扶助正气,达到御邪驱邪的目的。“玉屏风散”方组仅三味药:黄芪、白术、防风。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的运用。至于其他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具体内容可参照国家卫生部2009版的《诊疗方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