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预防及早期识别
作者健康教育时间2012-11-20 08:33:00

1、什么是中风?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脑功能的损害。包括缺血性(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出血),分别占中风的75%-80%和15%-20%。

中风是由多个病因、经过多种发病机制所导致的。病因中,除与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有关外,还与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喜好油腻食物、缺乏锻炼等)有关。而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周围动脉病、颈动脉病则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医学上称之为“血管性危险因素”。

 

2、怎样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风的预防应该分为养生保健以及一级和二级预防三个阶段。

养生保健阶段:是指在没有发生中风的时期,针对全体百姓而言的,意在通过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注重养生保健,来预防血管性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实现防止中风的发病。在预防措施中,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措施。其中最中要的就是戒烟,其他措施包括正确的饮食、积极锻炼、生活规律、保持良好心态等。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

中风一级预防:是指没有发生中风的时期,但已经有明确的血管性危险因素,通过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同时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而实现降低中风的发病。

中风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有过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通过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来预防中风的再次发生。

 

3如何识别中风?

①面部或(和)肢体突然麻木、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持物不稳。

②有时伴肌肉痉挛,走路时虽未遇路障,却突然跌倒或者出现行走不稳症。

③一只眼或双眼突然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重影或伴有眩晕。

④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⑤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甚至不能说话。

 

4中风了怎么办?

一旦判断家人发生中风,家属应当马上做以下几件事:第一,拨打120立即送至医院。第二,把病人安静平卧,将其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的扣子。第三,如病人神识不清,应清除口内食物,防治窒息。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极限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