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服用方法和服药时间与治疗效果有着一定的关系。中药的剂
型很多,在服用方法上有所不同。
⒈ 在服用时间,大体上可分为五种情况:
⑴ 空腹(饭前)服。就是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吃药。早点前1小时左
右,午饭前1小时左右,晚饭前1小时左右。空腹服用的药物大多是各类
补益药,泻下药(又称攻下药)也多在空腹时服用。
⑵ 饭后服。就是在进餐后1小时左右吃药。一般治疗各类外感性疾病
或治疗上焦(膈以上的心、肺)疾病多在饭后服用。
⑶ 两餐之间服。也就是饭后2小时或是饭前2小时,具体地说,是上午9—10点钟,下午3—4点钟。大多数调理身体的各类药物,如肝胃不和、脾胃不和、气血失调者多在这个时间服药。
⑷ 睡前服。是指在晚间睡前半小时左右服药。例如养心安神一类的药物、补肾一类的药物多在睡前服用。
⑸ 其他时间服用。例如:月经前、月经中、月经后服用等。
⒉ 服药的温、凉:大多数的汤药都要温服,不宜凉服。解毒药、清热药,以凉服为好,但是不要过凉。其他成药,大多数要用温开水送服,最好不要用凉开水送服。清热去火药,可以用凉开水送服。
⒊ 服药的数量:汤药,成年人每次100—200毫升,一般是日服2次。儿童和老年人服用量要少于成年人。1岁左右的儿童服成人量的1/8至1/6。1-3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5至1/4。3-7岁的儿童服成人量的1/3至1/2。16岁以上可服用成人量。也可以按医嘱用量服用。老年人的用量多在成年人用量的1/2至1/3。其他中成药的服用量要详看说明书,或按照医嘱用药量服用。
⒋ 服药的次数:一般情况下,所有的中药一日服用2—3次,大多数情况一日服用2次就可以了。患急性热病,可以每日服3—4次。呕吐的病人、小儿、高龄老人和不习惯吃汤药的病人可以采用频服的办法,即每次少喝一些,一日多喝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