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疗法是包含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指在夏季气温最高、阳气最旺、腠理开泄之时,运用针法、天灸(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或内服药物来治疗或预防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变,如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等。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是在夏天阳气最旺之时顺应天人相应之养生大道,借天之阳而补人体之阳,在治疗疾病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
“冬病夏治”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可内服药物、食疗和外治(包括穴位贴敷、艾灸、针刺、拔罐、刮痧、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等等。其中,在穴位上贴敷药物最为常用,药物可由皮肤进入穴位,这时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风散痰、利湿化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预防冬季好发疾病的发作,或减少发作,体现了中医的阴阳学说,经络穴位及肺合皮毛等治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