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 如何通过拔罐辨体质
作者时间2015-06-29 10:35:00浏览量0
拔罐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医疗法,它是通过中医按摩穴位和经络的手法所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型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其效果非常有效。那么大家知道如何通过拔罐辨体质吗?别着急,下面丽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刘鸿主任中医师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拔罐的相关知识。
如何通过拔罐辨体质:
1、皮肤呈白色:体内湿气重
表现:通常这种表现只会出现在皮肤颜色的改变上,如果出现了类似白色的小水珠,那么说明患者体内的湿气太重。这是因为有的人体内的湿气太多,导致毛孔一时无法将其完全排出体外,所以拔罐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白色的小水泡。
方法:体内湿气重,单靠拔罐可能无法全祛除湿气。最好的方法便是让阳光照射。人体内的阳光便是阳气,补充阳气才能让湿气消散。女性可以用艾灸灸关元穴、子宫穴,利用一个灸盒便能将两个穴位同时艾灸。
2、出现黄色物质:体内有病邪
表现:出现黄色的物质,可能说明体内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方法:可以使用梅花针叩刺拔罐逐淤法,在皮肤的表面用梅花针轻轻的敲刺后再进行拔罐,这个时候会容易将身体内的淤血一起排出体外。
3、皮肤呈黑红色:感冒引起
表现: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颜色偏红多为“痧”,通常为感冒。
方法: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感冒症状。
4、皮肤呈偏黑色:劳累劳损所致
表现:颜色偏黑色为淤血阻滞,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方法:有劳损的部位除了使用拔罐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手法搭配中药的热疗来缓解,例如推拿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结合利用热疗活血通络,从而达到治疗劳损的现象。
拔罐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拔罐后不能够立即洗澡
这是拔罐后注意事项中重要的一条,很多人喜欢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认为这样更加的神清气爽。但是专家告诉我们,拔罐之后最好不要立即洗澡,因为在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如果是洗冷水澡,那么情况会更加的糟糕,不仅仅是皮肤受伤,同时水汽会从大张的毛孔之中进入体内,非常容易出现感冒且会把大量的湿气带入体内。
第二:拔罐后出现出血情况
拔罐后出现出血情况并不需要很紧张,而是应该用消毒后的干棉球吸干血迹就可以了。拔罐之后局部皮肤出现了红晕或者是淤血,这属于正常现象,过段时间之后会自行消失的。如果局部淤血比较严重,不宜在原位再次拔罐哦,而是应该换一个位置。
第三:拔罐后出水泡
如果出现了水泡也不需要特别的紧张,这主要是由于留罐时间过长导致的。如果皮肤上出现的是小水泡,则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只要防止擦破引起局部皮肤感染就可以了;如果是水泡较大,可以用干净的针挑破,令泡内的液体流出来,然后涂上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即可,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出现感染的情况。
第四:拔罐后要注意保暖
这是拔罐后注意事项中重要的一条,拔罐之后患者的身体都会比较虚弱,并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张的状态之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注意保暖,令风邪入侵体内,不仅不能够令身体快速的恢复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并且患上风寒感冒,这对于身体是非常不利的。
第五:消毒
拔罐结束之后应该将所有的用品进行消毒,同时施术者的双手也要进行常规消毒,这样对于下一次的操作更加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