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虽好也不可天天吃、时时吃。吃野菜最大的乐趣在于“尝鲜”,因此,偶尔吃一次两次野菜是合适的,但是如果吃野菜上瘾,天天吃、时时吃反而有可能因摄入过多膳食纤维而加重肠胃负担,反而导致身体不适。
1、吃野菜安全第一,不认识的不要吃。野菜品种众多,在采摘野菜的时候要注意采摘自己认识的、熟悉的野菜,不要采自己不认识的野菜。有的野菜看上去绿油油的很是可爱,但不一定能食用,甚至其带有毒性,轻者可出现胸闷、腹胀、呕吐等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2、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采摘的时候也应当注意观察野菜生长的位置周围无明显的环境污染,公路旁空气污染的野菜容易吸收铅,排放废水、废气河边的野菜常含有毒素,不宜食用。此外,谨防吃进寄生虫,不经过任何高温处理,凉拌野菜不建议食用。
3、买回的野菜要用水浸泡30-60分钟小时,让微生物、有毒物质析出。烹饪之前最好先过热水焯烫,一来可以通过热水浸泡去除一定的天然毒素,二来可以通过焯烫去掉野菜中的一部分草酸(如香椿、蒲公英),但焯烫时间要短,一般1-2分钟即可,以免营养物质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3、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一是不新鲜,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差,二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4、苦味野菜不宜多食。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作用,但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
不适宜吃野菜的人群
1、阴寒体质,时常拉肚子,或者四肢冰凉、口舌发黄发虚火者,就不适合长期吃太多。如果实在怕野菜太寒凉,可以在烹饪时加入蒜泥、茴香、生姜、胡椒粉这类温辛的调料,这样既能保留其药用效果,也能去其苦寒。
2、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儿童发育不完全,也不适合长期吃这类苦寒的野菜。在烹饪方法上稍加注意也能降解野菜的寒凉之气。
3、过敏体质,有些野菜含有微量毒素,如蕨菜中含有的苯草酸、野生小蒜等,还有马兰头、春笋等味道特别浓郁的那些野菜,一旦吃了会出现喘、身上出疹子或是有胃肠道不适、关节肿痛等过敏症状。
4、消化道溃疡、胃病患者,有些野菜如马齿苋多食会引起胃酸过多,加重泛酸、溃疡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