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这是中医《黄帝内经》里说的,通俗的意思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倪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辩证论治,将疾病及时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端倪,针药并施进行治疗。
最好的最高明的医生是“治未病”,那么什么是“治未病”呢?
“治未病”就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及红外体质成像等方法探测身体状态,再用中医的手段方法及时调理劳累疲惫不堪的身体,防止身体生病或者功能的减退,在重大疾病形成之前打断疾病的进展,继续保持身体的健康。“治”,多释为预防干预和治疗、调理、调养。“未病”即无病(未发病)、亚健康状态。
“治未病”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就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在亚健康阶段就进行调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防变就是,已经发生病变了通过及时治疗,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演变,阻止其并发症、晚期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后防复就是防止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