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炎热的日子将结束,进入以干燥为主的气候时期。
丽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卢俊明说,“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秋天的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液,再加上整个夏天津液的丢失,夏末初秋时节,肺脏很容易因秋燥而致病,很多人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现象,因此,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1、起居养肺
首先要调整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早起。入秋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早睡以养“收”气,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季呼吸道疾病大有裨益。
2.运动养肺气
随着气温的转凉,大家可多做些太极、八段锦、六字决、瑜伽等运动强度不高的以舒缓肺气为主的运动,还可锻炼肺活量。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
3、按摩穴位养肺
按迎香穴——擦热拇指,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二组;按按肺俞穴——临睡前端坐,两膝分开,双手放于大腿,头正目闭,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两手握空心拳,轻叩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数十下,左右交替。
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助于体内痰浊排出,且可以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4、饮食养肺
有肺气阴虚征象的人,应辨证予以补气、补阴或气阴俱补。肺阴虚症状明显者,可用百合、麦冬、沙参、铁皮石斛等食物或药物滋养肺阴。肺气不足症状明显的人,可用山药、芡实、莲藕、黄芪、西洋参等健脾益气。如伤及肝肾阴气时,可用黑芝麻、枸杞、黄精等滋养肝、肾之阴。脾胃虚寒者宜少食瓜果生凉之品。5、食疗推荐
⑴、银耳粥
[配料] :银耳10克,大米15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银耳泡发好,洗净,放入锅里水稍微多点,银耳,米依次放入锅內,煮至50分钟,看起来浓稠的样子就可以了,放入冰糖略煮,就可以吃了。
[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等症。银耳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热,养胃之阴,润肠通便,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有扶正固本和滋补强壮作用,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食用。
⑵、百合莲子汤
[配料] :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 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⑶、沙参百合老鸭汤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
[配料]:北沙参、百合、麦冬各30克,老鸭肉500克,陈皮5克,生姜两片。
[做法]:以上食材洗净后一同入煲,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益胃生津、滋阴润燥。适合皮肤及口鼻黏膜干燥、大便干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