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
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在自然界中,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这期间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大枣、山药、鱼肉、鸡蛋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温热之品,如辣椒、生姜、羊肉、狗肉等以免伤人体阴精。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秋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粥。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在起居上,防寒是首先要注意的,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防寒要从足部开始,两脚距离心脏是最远,且脚部脂肪层很薄容易受刺激。其二,要注意防范秋季腹泻的发考,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和饮食卫生。其三,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一定的湿度 ,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如绿萝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在情志方面,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易使人顿生凄凉伤感之情。此时如能携亲伴友,寻觅佳处登高,实为舒心良方。当远望那一派深秋景象,白云红叶,浅霜若银,苍山如黛,令人心旷神怡,胸怀高远。
另外,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呼吸道的屏障作用减弱,病毒的杀伤力和致病力很强。随着气温的下降,心脑血管病如中风、心肌梗塞,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也容易复发,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及时添加衣物,适度锻炼,科学饮食,来预防感冒和各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