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平衡”就是在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的基础上,保证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的相对平衡,使体重在一段时间之内维持在稳定水平,从而促进身体健康,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一、健康体重是多少
我们可以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自己的体重是否健康,它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国成人的BMI18.5~23.9之间为正常,BMI24~27.9之间为超重,BMI2≥28为肥胖,BMI<18.5为体重过低。
运动员等体内肌肉比例高,上述BMI评价范围不适用。
二、肥胖也是病
肥胖可以分“苹果形”和“梨形”两种。 “苹果形”肥胖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又称腹部型肥胖、向心型肥胖。“梨形”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大腿,上半身不胖而下半身胖。由于“苹果形”肥胖者的脂肪包围在心脏、肝脏等主要器官周围,所以冠心病、脂肪肝、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要比“梨形”肥胖者大,但是无论是“苹果形”还是“梨形”都不如不胖好。
三、做到“食不过量”
食不过量是指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人体所需的能量。
“食不过量”小窍门:①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②减少在外就餐。③定时定量进餐。
四、每天6000步,快步走向健康
健康成人主动身体活动量平均每天6000步,如果坚持有规律的步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提升耐力和体能,舒缓压力改善睡眠。
①每天快走6000步,相当于瑜伽40分钟,太极拳60分钟,快走或慢跑40分钟,骑车40分钟,游泳30分钟以及打网球30分钟。②每周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至少30分钟,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
不同的运动形式、锻炼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①有氧运动如慢跑可以提高人体心肺耐力,也可以有效减少机体脂肪的堆积。②抗阻力运动如哑铃等可以延缓运动功能丢失,增加廋体重,强壮骨骼和关节肌肉,预防心血管疾病。③柔韧性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增加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预防肌肉损伤。
科学运动,如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调整当天的运动量,每次运动前应先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动,应逐渐放松,运动中出现持续加重的不适感觉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六、不能成为“久坐族”
久坐长期以往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工作时每小时起来动一次,每次活动量至少几分钟,这些小小的改变可以大大降低慢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