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们常常聊到一个话题:"穿什么衣服合适啊?"是啊,早上出门冷飕飕,中午却艳阳高照。昨天热的穿短袖,第二天立马变天刮起大风雨飘飘。这天气真是变化无常,让人琢磨不透。衣着方面着实成了一个纠结的问题。那么,中医是怎么看待季节交替时节的穿衣习惯的呢?
“春捂秋冻”与养生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人们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春捂秋冻"这句古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凡事皆有个度,如"秋冻"就要因人而异,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如:体虚者、年老多病者、慢性病患者等。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避免春季受凉和秋冻。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会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心脏搏动加快,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等疾病。
春季健康小贴士
第一,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利于出行的天气,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第四,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第五,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