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冷,赖床的人就会憋尿,
一定要到忍无可忍才起身上厕所。
殊不知,该释放的不及时释放,
身体反而会长期“憋屈”生病,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憋尿时,你的膀胱是怎样的?
憋尿时,膀胱就像一个被不断注水撑大的气球。
当它累积200cc的尿液时,就会产生尿意;到500-600cc时(擦不多一瓶矿泉水),膀胱会过度膨胀,控制排尿的肌肉变得松弛;尿液更多时,如果受到外界刺激,很可能引起膀胱破裂,危及生命。
正常情况下,偶尔一两次不是特别过分的憋尿,肌肉会很快恢复弹性。但若是长期憋尿,很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可逆的危害!
1、排尿异常
人体储尿排尿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长期憋尿,可能造成两个极端。
一方面,尿道括约肌痉挛或是憋尿肌无力,导致排尿困难甚至无法排尿,尤其是前列腺增生患者。
另一方面,控制排尿的肌肉,就像弹簧,长期处于扩张状态,就会变得松弛,甚至造成神经元永久受损。此时,就无法很好地控制排尿,即使不到200cc也会产生尿意,易发尿频、尿失禁。
2、细菌感染
尿液属于人体代谢的产物之一,也就是需要排出体外的“废物”,含有很多细菌。如果长时间憋尿,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就会降低,使细菌有机可乘,造成尿路感染等炎症。
更为严重的是,当输尿管口也松弛时,可能出现尿液逆流,细菌感染肾脏,诱发急性肾盂肾炎、水肾等。
3、增加膀胱癌风险
研究发现,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癌的风险比一般人高3-5倍。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导游、司乘人员等等,都是患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更要及时排尿。
4、诱发心血管疾病
尿憋久了,会刺激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群体,可能会引起血管破裂,危及生命。而且,憋尿后,突然释放了膀胱的压力,会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腹腔血管扩张,造成脑部供血不足,造成排尿性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