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儿疳积的疗法
作者推拿科时间2019-04-09 11:25:00
 

小儿疳积包括积滞与疳证,积滞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孩子出现疳积往往引起妈妈们的烦恼,同时给孩子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不过妈妈们不用担心,小儿推拿有良方,看下面小儿推拿医师给你支招:

一、推拿治疗

1.推四横纹-四指并拢,自食指中节横纹处推向小指中节横纹,约100次。

2.掐揉足三里-用拇指端在外膝眼下3三寸、胫骨旁开1横指作掐揉法,约50次。

3.捏脊-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两指,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沿患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35次。

二、刺四缝

四缝穴位于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对于疳积较为严重的小儿患者,可将此作为一个选项。

                                                                         

操作方法:皮肤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针轻轻点刺两手四缝穴,进针约1mm3mm深,刺后用手挤出少量黄白色粘液,直至挤出少量血液为止,再用消毒棉花拭干。每周1次,直到针刺后挤压不出淡黄色或透明粘液为止。

注意事项:此项操作应由专业医疗机构的医师完成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临床观察有平肝泻心、理脾和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四缝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对于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者,针刺四缝穴后,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沉积增加,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