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端午,各地花色新潮的粽子难免让人垂涎三尺。而丽水人呢,却有自己的另外特色--吃卷饼。临近端午前,卷饼摊前总是排长队,家家户户都要吃上几顿卷饼。那究竟是吃哪一个好呢?
一、风俗由来:
大家都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吃卷饼是为了纪念戚继光,当年戚继光抗倭寇的时候,在丽水招了三千处州兵,戚家军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一边行军一边可以吃饭,于是为将士们准备了卷饼。到后来丽水为了纪念戚继光,端午就有了吃卷饼的风俗。看来都是表达爱国情怀!
二、营养点评
丽水卷饼:面粉烙好的卷饼皮,皮薄质白如绵纸,形圆似明月。卷饼皮包的内陷多,可以包进豆芽、豆腐干丝、青椒丝、笋衣、四季豆、洋葱、白煮肉、蛋皮丝,花生等食物品种达到10种以上,做到荤素搭配、韧而不腻、老少皆宜、口味颇佳,既有主食,又有优质蛋白质、坚果、粗纤维、维生素等,又符合居民膳食食物品种多样化要求。
如今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板栗、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从养生的角度讲,粽子是药膳的一种。包裹粽子的叶子多是苇叶或箬叶,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功效,同时糯米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功效。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300~500卡路里。所以粽子还是不可多吃!
健康吃“粽”有技巧
虽然专家们建议美味的粽子不可多吃,但只要掌握好窍门,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
1、主料优选五谷粽: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不选择红豆粽、蜜枣粽等含糖量较高的粽子,以及脂肪含量高的鲜肉粽,宜选择五谷粽,其除了糯米还添加了黑米、大黄米、燕麦、栗子的粽子。黑米、大黄米、燕麦膳食纤维丰富,能缓解血糖上升,而栗子能提供天然甜味,即使不添加糖或甜味剂口感也很好,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2、馅料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热量外,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3、粽子吃多少: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糖友端午节吃粽子尽量选择个头小的迷你粽(大约50克左右)1个,加热后食用,同时还要相应地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4、吃粽子的同时,可以通过搭配蔬菜来减缓糯米对胃的刺激,减少胃酸分泌,从而避免单独吃粽子的烧心感觉。
5、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