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带你去查最好最贵的磁共振,X光片就不拍了。”
“妈,你都做了磁共振了,还要做CT?什么医生呀?”
对于有着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人们来说,勤俭、孝义是美德。但在医学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怎样科学理性对待各种检查,有必要对大家进行一些科普。
1.X光检查
X光检查是利用 X 射线穿过人体后成像的检查技术,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应用较早、最普遍,价格也相对便宜。
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对于骨折、骨肿瘤、关节病变、不透光异物存留、心肺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2.CT检查
CT是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称,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CT 图像可显示人体断面的组织密度差异,其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检查速度快,帮助临床医生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优点】:在显示组织密度差异方面明显优于X光片,多排螺旋CT能进行三维重建,有助于立体显示组织和器官病变。CTA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增强扫描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X光片。
【缺点】:空间分辨率不高,不如X光片,且价格也较贵。
3.磁共振(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对人体结构进行的一种医学检查手段,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为医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资料,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优势】:和X光、CT相比,MRI没有辐射损伤,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脊柱、骨关节、腹盆腔脏器、乳腺、前列腺、甲状腺、血管等部位疾病的检查。
【缺点】:检查时间较长,噪音较大;价格较贵;体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非钛质金属置入物、早孕等患者不适宜磁共振检查;对骨质病变、肺部疾病的诊断精准度不如CT。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情况(病人身体、疾病或经济等),考虑拍X光片、做CT或者磁共振。如果初步检查,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最好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采用合乎病情的检查手段。总之,三者是各有优劣,不可相互替代的,更不是越贵的检查就是最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