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ylori感染是一种疾病状态,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WHO将H.pylori列为人类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因子,H.pylori感染是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H.pylori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措施。几乎所有的HP现症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炎症。多项指南指出有HP感染才会有胃炎,有胃炎才会有胃癌。HP阴性的胃癌是少之又少。
2015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将Hp胃炎定义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并推荐所有无制衡因素的感染者均接受根除治疗,此后诸多共识接受了这一观点。
铋剂四联疗法作为根除治疗的推荐方案,依然面临抗生素耐药、不良反应风险的挑战。此外,根除治疗仅局限于杀灭Hp,但其导致的胃黏膜病变尤其是胃黏膜化生性萎缩等缺少公认有效的干预手段。中医药被认为是Hp治疗的新路径之一,具有提高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减少抗生素使用、改善胃黏膜病变的作用和优势。
中医在强调“邪气”致病的同时,往往更加注重机体“正气”的御邪能力。中医并没有Hp的具体概念,而是依其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分属于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大多数中医认为,Hp感染多以脾胃虚弱为病理基础,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为外在诱因,脾胃湿热为其常见证型,体现了邪气亢盛与正气奋起抗邪的特点。根据体质因素及在疾病的不同进展时期,又兼有气滞、血瘀、热毒等,各因素错综复杂,疾病易迁延反复。
Hp感染相关胃病的中医常用治法
◎扶正祛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扶正祛邪治疗原则的理论依据。在扶正的基础上,辅以清热解毒、行气化湿、活血化瘀等,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辛开苦降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临床主症多为胃脘痞满,胀闷不适,或有隐痛,但按之柔软;同时出现脾胃受损、湿热内蕴、邪气内结、升降失司的病理改变。辛苦降法将辛温和苦寒两种截然不同性味药物配伍使用,同时达到辛以散结、苦以降气的目的。
◎清热解毒有学者认为Hp属中医“邪气”的范畴,且多具“毒”的性质,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原则。
◎疏肝和胃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的功能。若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嗳气泛酸等症状,并因情致刺激而变化。所以,可以从肝论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云:“治肝可以安胃”。
现代大量药理研究表明,中草药在治疗Hp感染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除了有直接抑杀Hp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式来改善胃内环境,从而达到治疗Hp感染的目的。
中药既可作为配合西药的辅助治疗,又可作为不能耐受西药不良反应或耐药患者的治疗选择。并且中医药能够较好改善胃病及整体身体状况,减少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