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餐后,警惕这些消化道疾病
作者消化内科 刘兵时间2023-02-14 00:00:00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面对饭桌上丰盛的食物,包括鸡鸭鱼肉、各种坚果、新鲜蔬果等,难免会“放纵”一下。不过,暴饮暴食、重口味饮食、过量饮酒均会伤害消化道,易引发多种消化道疾病。

一、细菌或病毒感染

大多数细菌和病毒经唾液传播,尤其是新冠病毒、幽门螺旋杆菌,后者最为常见。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一个在胃中寄生的细菌,可破坏胃黏膜,诱发胃溃疡和慢性胃炎,主要症状是打嗝、恶心和呕吐以及反酸、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等。

幽门螺旋杆菌已被列为一类致癌物质,轻则诱发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重则可引发胃癌。幽门螺旋杆菌经粪-口、口-口传播,所以饮食方面做好防护。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吃饭最好做到分餐制,用公勺公筷;若家庭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所用的碗筷应放在开水中煮20~30分钟,其他家庭成员应做呼气试验等相关检查排除是否感染。

二、酒精肝

一次性喝太多烈性酒,由于摄入太多酒精而诱发酒精中毒,表现为呕吐、剧烈头痛、头晕和精神状态异常,严重时可造成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最终威胁生命。90%的酒精在肝脏中代谢,喝酒对肝脏的伤害首当其冲,易造成肝细胞变性和坏死,诱发酒精肝,表现为肝区疼痛、讨厌油腻食物和呕吐、食欲减退、低热和黄疸等。春节后平时应少喝酒,特别是正在服用药物者更应该注意;即使喝酒时也不能空腹,不同种类的酒不能混喝,喝酒期间多喝白开水。

三、急性胆囊炎

春节期人们偏爱于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易诱发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发热、腹胀、恶心、右上腹部疼痛等。尤其是有胆囊结石患者更应该注意清淡饮食,保证食物易消化,一日三餐规律。

四、急性胰腺炎

吃得太油腻、不节制的喝酒、暴饮暴食等易引发急性胰腺炎,主要特征是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和腹胀,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皮肤和眼白处发黄、发热等,有时疼痛可放射到背部和肩部。一旦怀疑急性胰腺炎,还需立即就诊,以免造成胰腺出血坏死,严重时可引发腹膜炎和休克。

五、消化道溃疡和出血

吸烟一根接着一根、大量喝酒、吃的太辛辣均会诱发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尤其是既往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食管静脉曲张、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若呕吐物呈现咖啡色或吐血,粪便发黑或血便,需第一时间想到消化道出血。严重的短时间内出血过多,易造成心慌、全身无力和四肢冰凉、不停的冒冷汗和烦躁以及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导致这些病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受外邪,如湿、寒、热等外界不时之邪;

2.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温凉失宜、饮食不洁食物等

3.情志失调,如烦劳郁怒、忧郁思虑、精神紧张等;

4.脏腑虚弱或久病之后,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所致

现春节已过,要回归正常生活方式,平时应随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物,居处冷暖适宜,避免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辛辣、香燥之品,忌高度白酒和过量饮酒;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调节,避免精神刺激;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必要时中医中药调理、辩证施治,这样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