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你需要知道这些减重小妙招
作者潮新闻健康时间2023-10-06 00:00:00

中秋、国庆双节同庆,少不了吃吃喝喝。

假期刚过,许多人感受到了身体的“负重”。“每逢佳节胖三斤”就像“魔咒”一样:胖了,又胖了。

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调节,来打破这个困扰每个节日的“魔咒”呢?

食不过量

一般成人每天的能量摄入为:1600–2400千卡,若要达到减肥目的,每天摄入量应减少300-500千卡。但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一般不能少于1200千卡。

我们怎么才能控制自己的食量呢?要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餐;吃饭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减少在外就餐;减少高能量加工食品的摄入。少吃不是不吃,建议大家可以使用211餐盘法(两份蔬菜,一拳头主食,一手掌优质蛋白质)。

调整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

佳节聚会,“无肉不成席”,牛羊猪、鸡鸭鱼等应有尽有,蔬菜似乎就成了点缀品。因此,在减重期,我们必须要调整食物结构,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加大蔬菜的摄入。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成人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为了控制体重,放弃米饭、面食等主食是非常不科学的,可以将精制主食换为粗粮,如谷类、杂豆、薯类食物。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另外,我们还要学会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的方式制作食物,能在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保持食物的营养价值,更培养清淡饮食的好习惯。

足量饮水,严格控制零食

中秋国庆佳节,各类月饼、秋天的坚果和水果是节日聚会首选,另外还有很多高糖、高热量的聚会零食。本来佳节欢乐时摄入大鱼大肉就容易发胖,再加上不停地吃零食,不知不觉就增加了热量的摄入,发现短短几天肥胖就发生了。

严格控制零食,要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因此必须要每天主动、足量喝水,推荐白水或淡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奶茶等各类饮料。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口腹之欲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让人陷入困境,所以我们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管住嘴的同时学会迈开腿。

运动可以增加能量的输出,不管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都有助于减重。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运动,再结合饮食控制,就可以达到吃动平衡的目标,切记运动量力而行。

规律作息,较好的睡眠质量和足够的睡眠时间能让身体内分泌代谢恢复正常,代谢恢复正常也就能让减肥效果事半功倍。

大餐过后的饮食调节

除了体重猛增,假期的暴饮暴食还会让许多人的胃肠道吃不消,出现腹胀、打嗝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为了我们的健康,大餐过后我们要进行1-2周的饮食调节,以便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正常。

1、假期大量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节后要注意清淡饮食,可以多吃有饱腹感的粗粮,既有利于控制体重,也有利于控制血糖、血脂。

2、假期大量吃肉可能会造成排便不畅,甚至便秘,节后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有助于规律、通畅地排便。

3、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舒畅的心情也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此外,还可多喝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帮助调节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