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是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健全脾胃,保养正气,是养生保健之大法。
如何调护
1、要健脾养胃,先养心情
研究发现,在胃病患者中约七成跟情绪有关,而胃功能失调者,患抑郁症等各类情绪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伤胃”,古代先贤对于胃病的治疗多重“调节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情绪对脾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养脾胃,先养心情。
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2、五谷饮食,健脾胃
养脾胃不仅要多吃五谷米,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和多样化,顺应四时。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大米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容易便秘的人要减少久坐,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3、适当运动,益脾胃
我国传统的健身术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以及散步、慢跑、游泳、舞蹈等运动都可以使人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使百脉畅通、气血调和,各系统机能活跃,达到养生健体的作用。但是不论选择哪一种运动方法来养生都要注意中和之道,既不过亢,亦无不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4、脾胃调理按摩法
①摩腹
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病人可选用,每日2~5次。肚脐两侧旁开2寸为天枢穴,这个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积食、呕吐、腹泻、便秘等。
②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膝眼直下3寸处。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③揉三阴交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处。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