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一闪而过,节日期间亲友聚会多,免不了大吃大喝,容易胃不舒服,这肯定是“春节胃”找上门了。
春节后,消化内科的患者要比平时多了不少。很多患者在春节期间胡吃海喝后出现“春节胃”,胃肠道因为高负荷运作而出现各种情况。
假期结束第一天早上,40岁的周先生来消化内科住院。周先生平时一向身体健康,这两天经常打饱嗝,非常难受。医生询问发现,周先生春节跟亲朋好友聚餐,不仅大鱼大肉,而且每顿都少不了喝酒。医生告诉他这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很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你有没有这些症状?
反酸、烧心、打嗝、恶心、呕吐、胃胀、胃痛等。
如果你有以上的症状,那您可得警惕了,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
胃食道反流症状包括有胸口灼热感、打嗝、恶心、呕吐、胸口闷痛,以及胃酸逆流。此外,用餐急快或过饱也会造成胃食道反流疾病。典型心灼热感症状通常发生在饭后,尤其是在躺下来或腹部用力时。
胃食反流病“偏爱”哪些人?
老年人、吸烟、肥胖人群,特别是有食管裂孔疝的人;
怀孕的准妈妈(荷尔蒙环境的改变以及腹腔内压力的升高),
婴儿(胃肠动力较低);
大量饮咖啡、浓茶和巧克力、饮食过饱、过度食用辛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
长期便秘的人
怎么确诊胃食管反流病?
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即可初步确诊。胃镜检查可明确食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排除肿瘤等其它疾病。
预防反流,我们该注意什么?
改变生活方式是与防泛酸、烧心的最好办法。戒烟戒酒、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少吃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糖果、红薯、土豆、芋头;严格戒烟和停止饮酒;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马上躺下,睡前2---3小时最好不要进食;如果晚上容易反酸,最好在睡眠时把床头抬高10---20厘米。
中医防治;
内关穴 - 开胸顺气、消胀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的三寸处。 按摩内关穴可以帮助打开胸腔,促进气体流动,缓解胀感。 温柔地按摩内关穴,可以让胃部的不适减轻。
中脘穴 - 调节胃部不适 中脘穴位于剑突下和肚脐连线的中点,肚脐上4寸处。 这个穴位可以促进调节胃部功能。 按摩中脘穴可以帮助平衡胃部的活动,减少胃酸反流到食道中的可能性。
足三里穴 - 强壮穴,提升整体健康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部,膝盖下四指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被称为强壮穴。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整体健康,有助于缓解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