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历5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60°时则进入小满节气。
小满,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小满节气的描述为:“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满,一说庄稼饱满,每年到这个时候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但尚未完全达到十分饱满的程度;二说雨水充沛,随着气温的升高,夏雨会如期而至,河渠因雨水而满,但还未到夏季防汛的时节,因此也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之说。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天气闷热潮湿,人体的脾“喜燥恶湿”,受“湿邪”的影响最大,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中医称“湿邪中阻”,故小满时节养生的重点是“防热防湿”。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平时要注意保持衣物干爽。在材质上,建议选择棉质衣服,这类衣服较为柔软透气。此外,小满时节虽然气温转热,但因常有暴雨,雨后往往会有明显降温,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要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防止“湿气”入侵。
中医古籍《素问》中讲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夏季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生机勃勃。应顺应夏季阴消阳长的规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可以适当早起,不要厌恶长日,保持情志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保养夏长之气。
★适量“吃苦”★
《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之后,气温逐渐升高,让人心生烦躁与倦怠,胃口不佳,人们常把这样的状态称作苦夏。此时节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食一些凉性苦味菜,如黄瓜、冬瓜、莴苣、苦菜等。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吃些“苦头”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适量喝汤★
小满时节天气转热,湿热较重,湿热困脾,易出现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此时可以适量喝一些汤水,如冬瓜汤、薏仁汤等,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薏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可以加快人体水液代谢,既能排除湿毒,又能缓解烦渴。
★宜“轻肠祛湿”★
小满时节是“湿”的开始,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很快要迎来梅雨季节,又湿又热,湿气打入人体内部“潜伏”,暑、湿内外呼应,易引发各种疾病,如风湿、脚气、水肿等。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好,就能去除多余的湿气。因此小满后可以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红小豆、丝瓜、白扁豆等,可以减轻肠胃负担,祛除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