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青少年肥胖检出率达19.0%。这意味着每3位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代谢综合征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超重相关并发症导致的死亡人数达420万(WHO,2021年),相当于每8秒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明确将肥胖列为12种恶性肿瘤的独立致病因素。科学运动是减重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期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运动减重的话题。
提升代谢:运动能让身体的 “小马达” 转得更欢。每增加 1 公斤肌肉,身体在休息时每天就能多消耗 110 大卡热量,这就好比给身体安装了一个 “隐形的脂肪燃烧器”。
调节血糖:运动可以让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身体对血糖的利用效率,就像给血糖 “请了一位更称职的管家”。
抑制食欲:运动后,身体会释放一些激素,让你感觉更饱,从而减少对食物的渴望,避免暴饮暴食。
Frequency(频率):每周进行至少 5 次有氧运动和 3 次抗阻训练,让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Intensity(强度):运动时,心率要保持在(220 - 年龄)×60% - 80% 之间,达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状态。
Time(时间):每次运动 30—60 分钟,既能有效消耗热量,又不会让身体过度疲劳。
Type(类型):将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结合起来,减脂效果会更好。
Volume(总量):每周累计消耗 2000 大卡的热量,相当于吃掉 10 个汉堡的热量。
Progress(进阶):每 4 周根据身体的适应情况调整运动计划,让身体不断挑战新的目标。
安全注意事项:
1.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保障身体健康。
2.患有慢性病的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确保运动安全。
3.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后也要进行拉伸放松,避免运动损伤。
真实案例:市民王女士通过参加 “21 天运动打卡计划”,每天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同时合理调整饮食,3 个月就成功减重 12 斤,体脂率也下降了 8%。现在的她,每天都充满活力,对自己的身材也更加自信了。
如何让运动成为日常:
✦设定目标:可以用运动 APP 设置一些有趣的打卡挑战,比如 “连续 7 天每天运动 30 分钟”,完成目标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增加运动的动力。
✦社交激励:和朋友一起加入健身社群,互相鼓励、监督。如果谁没完成运动目标,就请大家吃火锅,这种 “惩罚” 方式能有效提高运动的积极性。
✦利用科技:使用智能手环等设备实时监测运动数据,了解自己的运动进度和效果,让运动更有成就感。
✦变换运动方式:不要总是做同一种运动,可以尝试跳舞、骑行等多种有趣的运动形式,让运动不再枯燥乏味。
据一项权威研究发现,坚持规律运动的人,10 年内肥胖发生率会降低 58%。以下这些小行动,能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消耗热量:
1.每天多走 2000 步,一年下来就可以减重 3 公斤,这相当于每天少吃一个汉堡的热量。
2.爬楼梯 10 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慢跑 20 分钟,对于懒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3.做家务的时候也可以动起来,比如擦地的时候可以扭扭腰,整理房间的时候可以多走动走动,这样既能把家里打扫干净,又能消耗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