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中医院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院办时间2010-08-15 10:17:00
    一、目的意义
    开展岗位风险廉政教育,是深化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力举措,是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参与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教育模式新突破的重要途径。开展岗位风险廉政教育,能够指导和帮助医务人员进一步树立廉洁行医、营造崇廉自律氛围,提升服务水平,为我院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工作目标和原则
按照深化规范的要求,从2010年8月起到2010年底,基本形成覆盖所有岗位力争使全体医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知晓岗位廉政行为规范、规范岗位权力运行,并把岗位廉政的要求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岗位廉政教育是与岗位规范要求和特点相结合,分层次、多形式、有针对性开展的廉政教育模式。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突出个性化原则。使教育的对象从群体走向个体,从单位深入到具体岗位,更加体现不同岗位的特色要求。
    (二)坚持贴近性原则。使教育的内容从抽象走向具体,更加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
    (三)注重互动性原则。使教育的方法从说教灌输走向互动启发,易于为被教育者所接受,更加体现组织的关爱和提醒。
    (四)体现规范性原则。把岗位风险廉政教育作为任职者的必修课,纳入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更加体现廉政教育的刚性要求。
   
三、教育对象
    单位领导、中层岗位、重要岗位的干部和职工。
   
四、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8月上旬)
    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建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班子,并分别召开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动员会,部署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要求。要做到层层发动,全员参与,提高对岗位廉政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营造工作氛围,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确保教育活动有序开展。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岗位廉政风险大讨论,分析每个岗位的廉政风险点,查找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8月)
    1.梳理岗位、明确职责。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行政职务、业务类型等方面入手,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梳理分类,形成完整的岗位目录,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要重点梳理和明确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的工作职责。领导岗位要根据领导权责,明确在“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方面包括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职权;中层岗位要根据科室负责人职责定位,明确职权;其他岗位人员要对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明确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行使管理权等方面的职权。
    2.对照规定,排查风险(2010年9月)。在梳理岗位、明确职权的基础上,各部门应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要对照相关规定,结合岗位实际,查找存在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岗位风险点。岗位风险点的查找可采取两条途径:一是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五种查找方法,找出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风险;二是利用举报投诉、财务审计、行风评议、干部考察、问卷调查等专用监督渠道和手段搜集廉政风险点。突出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重要岗位“三个层次”,最终通过“上级审、单位领导小组核”的方式确定每个岗位的风险点,确保找全、找准、找深各岗位的风险点。
    3.研究分析、评估等级(2010年9月)。根据查找出来的岗位风险点,要将查找到的岗位风险点汇总、分析、分类,建立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库,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分析、评估和预测等机制。根据廉政风险的大小和发生频率,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同时,结合岗位廉政行为规范和相关的制度要求,从最容易产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环节、医务人员思想认识上最模糊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梳理出岗位风险廉政教育的内容,并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4.认真梳理、编写教案(2010年10月)。针对查找出来的岗位风险点,发动各岗位人员编写自身岗位有可能发生腐败的各类案例,通过设计鲜活的场景再现廉政风险,把枯燥的岗位廉政行为规范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情景。针对案例研究对策,形成系统的、分门别类的岗位教案。
    5.设计载体、开展教育(2010年7-10月)。在梳理岗位职责、查找风险点、签订承诺书和编写情景案例的基础上,各部门要积极创新和选择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岗位风险点、情景案例等教育资源,对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风险廉政教育。如开通网上学习平台、举办知识竞答和案例讲座、开展廉政谈话和上岗前廉政考试等方式,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了解自身的岗位廉政风险和行为规范,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使其在面对类似的情形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达到入脑入心的教育目的,也体现出组织的提醒和关爱。同时,医院要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岗位风险廉政教育规范化制度,确保岗位风险廉政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12月)
    总结本单位岗位风险廉政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形成比较系统的岗位风险廉政教育体系,建立覆盖所有岗位的岗位目录、工作职责和岗位廉政风险库,建立门类相对齐全的岗位风险廉政教育情景案例题库,制订出单位岗位风险廉政教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形成岗位风险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岗位廉政教育是卫生系统深化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重要抓手,因此,要切实提高对岗位廉政教育的思想认识,扎扎实实地把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医院成立岗位廉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忠达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邹新花,党委委员叶益平、傅一军为副组长。雷强、张卫星、朱志云、刘玉萍、徐文峥、洪溪潞、孔岳娟、陈洁、曹力航、李权、刘小菊、徐旭群、陈钟杰、江伟华、钟红霞为成员的岗位廉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办公室,由傅一军兼任办公室主任,钟红霞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研究、讨论等活动,推进整个教育工作;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活动效果的考核评价作为工作的一项内容加以落实,为全面推行岗位廉政教育打好基础。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按期保质完成任务,确保整个教育活动有序、平稳开展。医院将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各科室要及时定期上报进展情况。
    (二)注重结合。要把岗位风险廉政教育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整体工作成效,稳步推进工作;要与本部门的岗位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制度建设,减少或降低工作人员的岗位廉政风险;要与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等工作紧密结合,与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相结合,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与职业道德教育和单位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岗位风险廉政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氛围。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重在规范。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把岗位风险廉政教育工作贯穿于医疗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力求做到公共权力行使到哪里,岗位廉政教育就延伸到哪里;贯穿于工作人员上岗、选拔、晋职、晋级的全过程,作为任前考核、上岗培训等到必修内容,使岗位廉政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