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新年的脚步临近,中共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专程来我院调研。市政府副市长戚永远,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郑利剑,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蔡昉及市卫计委主任邱务土等领导陪同调研。医院党政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参加调研座谈会。
走进医院门诊大厅,史济锡书记首先来到中草药院内制剂陈列柜前,他向雷后兴院长详细询问了中草药院内制剂的研发情况和临床疗效。在获悉我院的院内制剂疗效好、深受当地百姓信赖和欢迎之后,史书记十分高兴,频频赞许。随后,他依次来到张仲景铜像、大医精诚石刻书、中医药文化长廊等中医药文化标识前,尤其对文化长廊浮雕所呈现的古代十大名医的历史典故兴致浓厚,对医院营造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予以充分肯定。
座谈会上,雷后兴院长就近年来医院着力推进名院、名科和名医 “三名”工程实施、三级中医院持续改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提高运营绩效、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医院特色科室工作开展情况、近期重点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向市领导作了汇报。
在听取雷后兴院长的工作汇报后,史济锡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史书记认为,丽水市中医院从1978年建院到现在走过的一段岁月,一些专科已经在省里,有些科室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医院领导班子,全院干部职工奋斗的结果。
史书记指出,丽水市中医院发展能够比较健康,比较快速,而且能够有特色,首先源于你们既遵循一般规律,第二个是始终植根于丽水实际。一个地方的发展应是这样,必须遵循规律,把握趋势,还有一点就是贴近实际。我们走了一条这样的发展道路,使得医院现在无论从规模,还是竞争力、影响力,都有进一步地发展。当然,中医院也抓住了市委市政府在丽水发展中既抓软件又抓硬件的机遇。刚才雷院长提到狠抓人才队伍建设,这都得益于近年来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三个“名”最根本的是要有“名人”、“名医”,医院有好名声就会聚集好医生,但是首先就是因为有好医生才会有好名声。
对医院下一步的发展,史济锡书记强调,医院一定要遵循医学发展规律。要在中医学的保护中加深挖掘,使得医院有更深的理论支撑。中医院怎样在普遍性中有更多的特殊性?丽水特殊性至少有两条,第一条,丽水的中药材资源在全省中是最丰富的,能够用好这些资源,我们就具备了在科学性中有应用性的立足,把中药材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用好这块资源,那我们丽水市中医院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未来高大上的资源,乃至人才资源,都能在这个宝库中得到实现。医院分两类:一类是临床工作为主,一类是带有研究性质的。走的远、影响力大的最终一定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医院。所以我们医院发展要考虑在一般规律中寻找贴近丽水实际的道路。第二条:我们丽水是民族地区,所以要把民族元素融入进去,使得丽水的区域特色、民族文化能够在医院发展中得以体现,形成一种真正的、长远的核心竞争力。
史书记特别强调,中医院发展不仅仅放在简单的就医上,而是在大健康产业中。“秀山丽水”是关键词,“养生福地、长寿之乡”都是后缀加的。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从我们老百姓这里讲,“健康丽水”更是一个政府的主张。大健康产业,我们中医院怎样在丽水这样好山好水、好生态环境中,人们向往的,从过去理念认同,到现在需求旺盛,加上交通提供方便的大环境下发展。我们需要既做“治”,也做方方面面的健康生活方式,类似疗休养,提供更多的健康产品。
在谈到队伍建设方面,史济锡书记要求一定要做好二个保障。第一个保障是要加强党的队伍建设,第二个保障是人才培养。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人才队伍是主力,党的领导是根本。像我们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荟萃,我们的思想、言论很重要,医生既对病人讲病怎么看,也讲社会怎么看,我们需要医生传播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