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设备科组织科室人员对呼吸机火灾风险防范进行专项自查自改工作,落实做好医疗设备特别是呼吸机火灾风险防范应对的工作。
呼吸机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的常用医疗器械,用于维持生命,可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呼吸机产品具有一定火灾风险性,如器件失效短路引发火灾、内部散热不良超温在富氧环境下引发火灾,电池起火爆炸、润滑剂、面罩、呼吸管路等暴露于富氧环境着火。若临床使用不当,周边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火源,遮挡通风口导致散热不良,更换规格参数不匹配的保险丝,都可能引发火灾。2020年5月9日和12日,俄罗斯莫斯科第50医院、圣彼得堡圣格奥尔吉医院接连发生火灾,共造成6人死亡,原因均与呼吸机有关。
在重症监护室,设备科工程师首先向科室医护人员讲述俄罗斯两起呼吸机火灾的经过与危害,建议科室加强呼吸机使用场所的消防安全自查,严禁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确保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随后,设备科还对针灸科等易着火重点科室和部门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针灸科神灯等电加热设备周边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靠近被服或窗帘等易引发火灾问题、医务人员操作和使用等情况,要求设备使用要有专人管理,做好记录,每天下班前务必检查科室水、电、气是否已关闭。提醒各科室要注意医疗设备使用环境的防火、防尘、防热、防潮、防腐蚀及设备保养等工作。
下一阶段,设备科还将加强对医护人员操作、使用环节的教育培训,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医疗设备临床安全操作、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并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医护人员应对和处置医疗设备特别是呼吸机使用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