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作者中国普法 宣传统战处时间2020-06-08 10:56:00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

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篇章简介

古希腊思想家、法学家柏拉图在名著《法律篇》中写道: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人民民事权利的保护法典,分为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确立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在民法典施行后,现行的民法总则、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9部民事单行法律同时废止。

与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关系

在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里,专列了医疗损害责任章节,在共11条法条里,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法定权益及责任作了明确的界定,使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开展医疗服务时进一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对规范诊疗行为、保护合法权益、界定法律责任、维护医疗秩序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有利于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民法典》电子书(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