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作者时间2010-01-22 16:36:00


    这道风景线来自于龙泉。
    从小在龙泉长大的我,对龙泉的一景一线再熟悉不过了。大自然的开工雕琢,赋予这块土地挺拔峻秀的群峰,苍茫碧绿的林海,瑰丽奇巧的佛光,清幽明净的江水。历史的智慧,孕育出这秀山丽水之间丰富的史迹。历代的窑、剑池庙宇、遗物和古民居比比皆是,成为龙泉沧桑的翔实而珍贵的印记。
    龙泉,因剑而得名,凭瓷而生辉。春秋战国时代,铸剑名匠欧冶子在此铸就天下第一剑——“龙渊”,因此地名龙渊。后讳唐高祖李渊而改名龙泉。
    龙泉文化底蕴深厚,物产丰富,尤以青瓷、宝剑、香菇、灵芝享誉国内外。龙泉宝剑经历代匠人经验积累,形成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极致的特色。
    龙泉青瓷始于晋代。至宋代,技艺登峰造极,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精美绝伦,远销世界各地,
    与此同时,宋人吴三公在瓯江之源龙泉、庆元、景宁三地交界的凤阳山——百山祖一带发明了砍伐法香菇栽培技术,使龙泉成为世界香菇发源地之一。
    地处瓯江、闽江、钱塘江上游之一的龙泉名山——披云山,集天地之灵气和三江之源的优势,成为中国最大“人间仙草”——野生灵芝的生产地,被国家命名为“中华灵芝之乡”。
    江山如有待,花树更无私。在这块30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层峦叠嶂,襟带众流,山雄水碧,气候宜人。武夷山系分两支自西向东延伸入境,构成了以洞宫山、仙霞岭为骨架的全省最高阶梯。龙泉群峰竞秀,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730余座,主峰为龙泉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这个年平均气温只有12摄氏度的清凉世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云贵高原相似,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凇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景观,使龙泉山成为中国南方绝无仅有的既有原始森林,又有高原气候和环境的旅游度假基地。这里林木葱郁,瀑布争流,飞禽走兽,出没如梭,奇花异草,目不暇接,被称为浙江林海,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全长达125公里的瓯江上游龙泉溪及其形成的仙宫湖,穿境而过,更为龙泉增添了一道美丽的生态旅游风景线。
    徜徉在龙山瓯水之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既有风光旖旎的山水图景,又有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牛门岗遗迹表明,龙泉的先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曾筚路蓝缕,以林启泽,带动了日后的龙泉文化、宗教文化、青瓷文化和香菇文化的发展。还有那北宋宰相何执中,副相管师仁;明朝开国元勋章溢等代表所凝聚的名人文化,以及南宋大哲学家叶适和他的《水心集》;元末明初著名学者叶福和他的《草木子》,还有龙泉古清修寺、古塔、圣谭塔及剑池亭,七星中永和廊桥,大窑青瓷古窑址等等,无不孕育着灿烂的龙泉古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龙泉虽历经沧桑,但这里依然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人文景观,即便是一条深巷、一条小河、一座石桥、一个名门也能唤起你对历史的回忆。踏上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走过星罗棋布的古遗址,有一种进入历史的感觉,令人兴趣盎然。
    花开花谢,几度春秋。潮起潮落,数经沉浮。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龙泉撤县设市,至此进入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尤其是龙泉山国家原始森林公园的投资开发,必将促使龙泉向中国生态旅游城市迈进。
    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们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龙泉大诗人叶绍翁的千古绝唱。沫浴改革开放春风的历史文化名城龙泉,正如一支出墙的红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笑迎八方宾朋。
                                                                                                季建云